[爱卡汽车 汽车文化 原创] 2016年9月10日,首届红牛摩托攀爬锦标赛在北京751艺术中心开幕,14位中外顶尖摩托车手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完美表演,充分展现了攀爬摩托车的魅力所在。 攀爬摩托赛与公路、越野赛并称为国际摩托三项,而攀爬摩托考验的是车手的技巧、平衡力以及胆量。本次摩托攀爬锦标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设置了竞速赛和障碍赛。由于场地所限,竞速赛两人一组同进行,并以单次完成时间排位。而障碍赛的发车顺序,将根据选手的完成时间而定。也就说出场顺序越靠后的选手,在排位赛的成绩更出色。 下午2点半,预赛正式开始。排位赛中,意大利车手卢卡和新西兰车王迈克获得前两名,我国选手耿杰紧随其后。障碍赛共设四条赛道,选手们依次挑战。比赛采取扣分制,脚落地或者摩托车偏离赛道都会被扣除相应分数。 下午6点半,决赛正式拉开战幕,依据竞速赛的排位,耿杰、卢卡等8位晋级决赛的选手依次在障碍赛登场。 相比预赛,决赛的挑战应该更为激烈,但由于选手的体力以及心态等问题。第一条赛道就成为了车手的分水岭。仅有耿杰和卢卡以一分未扣的表现通过,冠军之争自然在这两名选手之间展开,而卢卡的表现也的确更为出色。 最终,意大利车卢卡河中国车手耿杰分列一、二位,新西兰车王迈克获得第三名。此外,卢卡还以3.1米的高度,斩获“红牛极限跳跃”的单项冠军,成为本次赛事的双冠王。 赛后,冠军卢卡表示,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参加比赛,赛道并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,中国的好几位选手都非常优秀,他很高兴能获得最终冠军。 耿杰说:“红牛摩托攀爬锦标赛高手云集,是国内车手向世界级选手学习技术,提升水平的平台,比赛现场也很有国际赛道的感觉 。”耿杰今年30岁,练习攀爬摩托有13年之久,而25岁的卢卡已经从事这项运动15年了。耿杰表示,中国选手相比国外选手在实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,毕竟这项运动是国外传过来的,国内的起步相对较晚;再者国外的整个发展环境比较好,摩托攀爬运动非常普及,很多人从很小就开始接触这项运动。 “来中国很多次了,多得已经记不清了,有时是旅游,更多的是比赛。特别喜欢北京,这里有美景和文化,但是没想到北京还有像798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,这里的建筑令我印象深刻,能在这里进行比赛我很开心。”获得季军的新西兰车王迈克说。 值得一提的是,在决赛障碍赛中场休息阶段,红牛签约车手张京坤为现场观众进行了10分钟的攀爬自行车表演,“平地飞人”环节更是博得现场阵阵喝彩。在谈到攀爬摩托和攀爬自行车的区别时,他表示,攀爬自行车是攀爬摩托车演变过来的,很多攀爬摩托车手想让孩子从事这项运动,但摩托车体积大,且对控制力要求更高,因此攀爬自行车应运而生。关注的人越来越多,就逐渐发展成一项运动。两者有很多共同点,攀爬自行车相对来说可能更灵活,受众也更广泛一些。 编辑点评:就国内情况来看,极限运动受众面十分有限,而导致的结果就是与国外选手的巨大差距。虽然卢卡言辞谦虚,但在实际表现中来看,它在越过一个个项目的时候,显然轻而易举。不过,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这些刺激、甚至会让人受伤的运动,因为在他们看来,这才是年轻人真正的青春体现。 往期内容回顾: 能上牌的专业越野车 试驾SWM RS 500 R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